孩子06年前后会有很大区别,千万别听人说藤校容易进,他们那时候华人小孩少多了,还在物以稀为贵。
紫檀那批64血卡,和我们不同的,信他们就会坑死自己。
所有的问题,分析起来,要有前瞻性。
1977年的高考题,给你作,基本上现在中国,80%的高中生能过985的分数线的,有多容易,大家自己去考证吧。
本网站还算正常,转载的网站,看“两点钟睡觉”的第一个讨论,都是在有没有夫妻生活上,同样的标题,大家的关注点不同。
学AP微积分BC,没有到吉米多维奇的难度,要考A是不需要做的那么深就可以的,这是废话。
但是,你现在不在花时间花精力学微积分BC的同时,学通学透了,难道要等到以后再回来学吗?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,
还要先把之前的东西回锅一下的话,何必呢。这就像爬山,你爬3000米能拿A,为什要爬5000米?
问题是,你回头还需要爬一遍的时候,3000-5000对你已经不陌生了,越小的孩子事情越少,越单纯,越容易上去,
真的上大学再修的话,之前学的越多,越是只有复习和思考,而不是学习新的东西,会容易很多。该去找对象,也要有时间date不是。
90年代以前出国的中国人,一年才多少?1980年代,中国一年出生多少人,2000年以后,可以自费留学,可以技术移民,出来了多少人。
竞争的激烈程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好不好,1977年的高考,换1995年高考的人去,能上本科的基本都能过北大当年招生线,反过来是什么
1977年能考进北大的,扔到95年,可能本科都不一定能进。问题出在哪里?竞争对手多了呗。
当然,97年以后大学扩招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知名的谢永家的孩子,北大的老爸,孩子所有的UC都上不了,他家的所谓一代不如一代,不是说孩子越来越差,而是孩子的水平差不多,
一起竞争的人越来越多,一样的孩子能够达到的层次越来越低。不是他的问题,环境的问题。
军备竞赛,要提前预算敌人的进步。要记住,要能上北大清华的理科,最终比的,不是你数理化有多好,而是你语文的分数,混合双打里面
妈妈管的文科,难度是更大的。懂得都懂,不懂得多说也没有用。
现在北美这套体系对华人来说,还没有被堵上的路在那里,看完前面那个,聪明的也都知道了,
不明说了,走的人多了,就没这路可走了,其实看了那个帖子的回复大可以安心,回帖里没有人看出来了对吧。
好学校是去建立人脉和预定未来亲家,合作伙伴的地方,学校也是复习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地方,是孩子社交的地方,不是学习的地方。
未来的几年,大批00年左右出国,毕业安稳了之后,05-06年生的ABC孩子,都该面临申请上大学了,爹妈是扩招之前最狠的那批高考上来的,
你说竞争激烈不激烈?
所以,不是贩卖焦虑,而是前面华人的路子,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已经不适合了而已。
破局在哪里?24年川普再回来,减少AA的名额,也许大家还有点希望吧。如果没有发生,还是考虑考虑别的吧(比如我们家蹲在高考洼地)。
弯曲小黑屋,卖掉来大家拿小地方,够躺平一辈子了,财务自由的概念,地区差异很大,我们是蹲在小地方躺平的,两点睡觉的是美西的姐姐们。
跑到CTY去家庭聚会(没办法,家长要跟着去),我们家SAT比她们的少160分,但对升学的压力,还是明显比她们少的。
聚在一起的感叹,都是卷不过国内的,人家妞每个月去儿童医院验血,打生长激素,协和整形去了很多回,现在都是175,面相也是高圆圆翻版了。
国外没这个条件呀。